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安全光栅原理及接线图

更新时间:2025-02-21点击次数:

123.jpg


安协安全光栅


安全光栅通常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其原理是基于光电传感技术,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光束来检测物体是否进入保护区域。其原理及常见接线图的介绍:


工作原理

· 光束发射与接收:发射端会发射出多束平行排列的红外线光束,接收端则负责接收这些光束。当没有物体遮挡时,接收端能接收到完整的光束信号,此时安全光栅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有物体进入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保护区域时,会遮挡部分或全部光束,接收端接收到的光信号就会发生变化。

· 信号处理与判断:接收端内部的电路会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当检测到光束被遮挡时,会将光信号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的变化,并通过内部的控制电路进行判断。如果遮挡情况符合设定的触发条件,比如遮挡的光束数量达到一定阈值或遮挡时间超过一定时长等,安全光栅就会认定有物体进入了危险区域。

· 控制信号输出:一旦安全光栅判断有物体进入危险区域,就会立即输出一个控制信号。这个信号通常会被传输到与之相连的设备控制器或安全继电器等装置上,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会根据预设的程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停止设备运行、发出报警信号等,以避免人员受到伤害或设备受到损坏。

· 抗干扰机制:为了防止环境光等因素的干扰,安全光栅通常采用同步和调制技术。发射端和接收端采用特定的同步信号,使接收端能准确识别来自发射端的光束,并过滤掉其他无关的光信号。同时,红外光束通常采用调制信号,接收端仅对这一特定频率的光信号进行解调,从而有效降低环境光和其他红外设备的干扰。


接线图

· 电源接线:光栅需要连接合适的电源来正常工作,常见的电源为 24V 直流电。一般情况下,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电源线会有明确标识,如红色线接电源正极,黑色线接电源负极。

· NPN 输出接线:对于 NPN 输出型的安全光栅,接收端的输出信号引脚在检测到光束被遮挡时,会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从而输出低电平信号。通常将接收端的输出引脚连接到外部控制器(如 PLC)的输入端口,并且需要在控制器侧提供一个上拉电阻,以确保在没有信号输出时输入端口处于高电平状态。

· PNP 输出接线:PNP 输出型的光栅与 NPN 相反,检测到光束被遮挡时,输出引脚会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输出高电平信号。接线时,将接收端的输出引脚连接到控制器的输入端口,此时控制器侧的输入端口通常需要配置为下拉电阻模式,以保证在无信号时输入端口处于低电平。


技术文章配图.jpg


综上所述,理解安全光栅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正确的接线方法是确保其在工业环境中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通过上述内容可以了解到,安全光栅不仅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而且其灵活多样的设计也为各种特殊需求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