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更新时间:2025-02-22点击次数:

技术文章配图.jpg


安协安全光栅


安全光栅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电传感技术的安全保护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其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红外线发射与接收之间的配合来形成一个不可见的“光幕”。以下是安全光栅传感器工作原理的解析:


发射与接收机制

安全光栅传感器由两部分组成:发光器(发射端)和受光器(接收端)。发光器内部装有多个按照一定间距排列的红外LED灯,而受光器则包含相同数量且位置对应的红外接收管。当系统处于正常状态时,发光器向空间发射调制后的红外光束,这些光束被对侧的受光器接收。如果没有任何障碍物存在,则所有的光束都能顺利到达受光器。


检测机制

一旦有物体进入光幕范围内并遮挡了某条或多条光束路径,那么对应位置上的红外接收管将无法接收到预期强度的光信号。这种变化会被内部电路捕捉到,并迅速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给外部控制系统。具体来说,当同一条直线上的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之间没有障碍物时,红外发射管发出的调制信号(光信号)能顺利到达红外接收管。此时,红外接收管接收到调制信号后,相应的内部电路输出低电平。而在有障碍物的情况下,红外发射管发出的调制信号不能顺利到达红外接收管,这时该红外接收管接收不到调制信号,相应的内部电路输出为高电平。


响应动作

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当检测到异常情况后,安全光栅会即时采取措施,比如切断电源供应、启动紧急制动装置等,从而避免潜在危险发生。此外,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建议做好可靠的接地操作,并通过黄绿双色线实现这一点。


数据处理与输出

安全光栅传感器的实际应用不需要额外的控制器,仅需发射器和接收器即可完成任务。使用时可通过航空插头插座或者电缆线连接,输出可以直接外接继电器或各类计算机数字接口。这意味着它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到现有的工业控制系统中去。


技术特点

· 非接触式检测:由于采用了红外线扫描探测技术,因此可以在不接触目标物体的前提下完成检测。

· 快速反应时间:得益于单片机和微处理器进行数字程序控制,使得整个检测过程非常迅速。

· 高度灵活性:无论是保护手指、手掌还是整个手臂,用户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分辨率的安全光栅。

· 适应性强:即使是在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也能保持良好的性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