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单边光栅、上位机与安全继电器在工业安全控制系统中构成联动关系,三者通过信号传输与逻辑控制实现协同防护。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核心组件的功能定位
单边光栅
作用:通过漫反射原理检测危险区域内的物体或人员侵入。仅需单侧安装,适用于空间受限场景(如机器人工作区、传送带等)。
输出信号:通常提供NPN/PNP开关量、继电器,可触发停机或报警。
安全继电器
作用:接收安全设备(如光栅、急停按钮)信号,强制切断设备电源,确保故障时可靠停机。
特点:采用双回路设计,通过强制导向触点避免触点粘连,符合安全等级要求(如EN 60947)。
上位机(PLC/工控机)
作用:作为控制中枢,处理光栅信号并协调安全继电器动作,同时记录数据或联动其他设备。
通信方式:通过安全I/O模块或协议(如Profisafe、Modbus)集成安全回路。
二、三者的协同关系
信号传输链路
直接连接模式:单边光栅输出信号直接接入安全继电器,触发其切断电源(适用于简单场景)。
间接控制模式:光栅信号先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通过程序逻辑判断后控制安全继电器(支持复杂逻辑,如多光栅级联、延时响应等)。
典型应用场景
冲压设备防护:单边光栅检测操作人员手部进入危险区→信号传输至PLC→PLC触发安全继电器停机。
自动化产线:多组光栅信号通过上位机整合,实现区域分级保护,并通过安全继电器控制多个急停点。
三、系统设计注意事项
兼容性
确认光栅输出类型(如继电器触点、PNP)与安全继电器输入端口匹配。
上位机需支持光栅的通信协议。
冗余设计
采用双通道信号(如光栅双路输出+安全继电器双回路)提升系统可靠性。
调试与维护
上位机可集成自检功能,实时监控光栅与继电器状态,并通过HMI提示故障位置。
四、总结
单边光栅是检测层,上位机是决策层,安全继电器是执行层,三者通过硬件接口与软件逻辑形成闭环安全控制链。设计时需关注信号兼容性及冗余机制,确保符合ISO 13849等工业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