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单边光栅作为工业安全防护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凭借无需对射、安装灵活等优势,正逐步取代传统安全光栅。然而,检测距离的优化始终是用户关注的核心要点。广州安协科技经过十年的技术积累,推出新一代单边光栅产品,能够稳定检测4米距离,且可兼容复杂工况。以下为提升检测距离的五大关键技术途径:
一、硬件革新:核心元器件升级
1.高精度红外传感模组
采用定制化的红外发射管与接收管,通过优化光路设计,增强光信号的发射强度和接收灵敏度。安协科技自主研发的PCB板集成技术,可实现光束的精准聚焦,减少漫反射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2.抗干扰电路设计
运用电磁屏蔽技术和滤波算法,有效抑制工业环境中电机、变频器等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二、算法优化:智能动态补偿
1.自适应环境光调节
配备环境光感知模块,实时监测环境亮度的变化,自动调整发射功率,以补偿强光(如阳光、灯光)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2.多光束协同检测
采用分时复用技术,实现多组光束的交替扫描,结合AI算法动态分析反射信号,提高远距离弱信号的识别率。
三、结构创新:光学系统再设计
1.非对称透镜结构
通过非对称式光学透镜布局,扩大有效检测角度(可达±30°),突破传统光栅直线传播的限制,适应复杂的空间布局。
2.模块化散热方案
内置温度传感器与散热鳍片,确保在高功率运行时的稳定性,避免因元器件过热导致性能下降。
四、场景适配:针对性解决方案
1.户外场景强化
针对地磅、物流分拣等户外场景,采用IP67防护等级的外壳与防尘光学窗口,确保在雨雪、粉尘环境下仍能保持4米的检测距离。
2.动态物体检测
通过毫秒级响应算法(响应时间≤10ms),精准捕捉高速移动物体(如机械臂、传送带工件),避免漏检情况的发生。
五、选择安协科技的核心优势
· 专利技术保障:拥有12项发明专利,覆盖光学设计、抗干扰算法等核心领域;
· 全场景验证:产品通过 -40℃~85℃极端温度测试及10万次机械振动试验;
· 定制化服务:支持对检测距离、光束数量、输出信号等参数进行深度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