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安全光栅选型指南:关键参数与步骤解析

更新时间:2025-03-24点击次数:

安全光栅选型指南 - 安协科技.jpg


安协安全光栅


安全光栅选型指南:关键参数与步骤解析  


在工业自动化应用场景中,安全光栅(亦称安全光幕)是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核心防护装置。如何进行科学选型并使其与实际需求相匹配?本文将从“关键参数”和“选型步骤”两个主要因素,为您提供系统性的指引。  

 

 

一、选型关键参数解析  


1. 光轴间距  

光轴间距指的是相邻光束之间的间隔距离,它直接影响防护精度:  

· 10mm间距:适用于手指保护(例如精密冲压设备)。  

· 20 - 40mm间距:可用于手掌或手臂防护(如注塑机、焊接线)。  

· 80mm及以上:适合用于身体或外围区域保护(如物流分拣线)。  

 

2. 保护高度与宽度  

· 保护高度:需要覆盖危险区域的垂直范围,其计算公式为:“光轴间距 ×(光束数 - 1)”。  

· 对射距离:应根据设备间距进行选择,常规型号的覆盖范围为0 - 30米,对于远距离场景,可选择激光增强型。  

 

3. 安全等级 

· 二级(PLd/Cat.3):适用于中低风险场景(如轻型机械)。  

· 四级(PLe/Cat.4):符合ISO13849标准,用于高风险设备(如重型冲床、切割机)。  

 

4. 响应时间与输出信号 

· 响应时间≤10ms:以确保能够及时触发设备急停。  

· 输出类型:支持继电器、NPN/PNP双路信号,需要与设备控制系统相匹配。  

 

5. 环境适应性

· IP防护等级:在粉尘/潮湿环境中,需要选用IP65及以上防护等级的产品。  

· 抗干扰能力:具备抗电磁、弧光及振动干扰的设计,以确保在复杂工况下能够稳定运行。  

 

 

二、选型四步流程  


步骤1:明确应用场景与风险等级  

· 对设备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例如压力机械需要四级防护)。  

· 确定防护区域的尺寸以及人员操作的频次。  

 

步骤2:计算技术参数  

· 根据保护对象选择合适的光轴间距(如手指防护应选择10mm间距)。  

· 通过公式“保护高度 = 光轴间距 ×(光束数 - 1)”来确定光束数量。  

 

步骤3:匹配功能需求  

· 选择同步方式:可选择光同步(无线缆干扰)或线同步(长距离稳定)。  

· 考虑集成需求:支持PLC通信或外接安全继电器。  

 

步骤4:验证与安装测试  

· 实地测量安全距离(光幕到危险源的最小间距)。  

· 通电后逐光束进行遮挡测试,确保全区域响应灵敏。  

 

 

三、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Q1:如何平衡成本与安全性?


- 在中低风险场景中,可选择二级光栅,并搭配冗余设计以提升可靠性。  

 

Q2:多设备联动如何配置? 


- 采用级联光幕实现多面防护,通过EDM功能统一管理信号。  

 

Q3:复杂环境如何选型?  


- 在高温场景中,选用耐温范围为 - 30℃ ~ 75℃的型号;在腐蚀性环境中,优选铝合金外壳的产品。  

 

 

关于安协科技

作为工业安全防护领域的专业服务提供商,安协科技提供“CE/ISO认证级安全光栅”,支持定制化参数并提供一站式技术指导。产品涵盖10mm - 80mm光轴间距、0 - 30米对射距离,能够适配冲压、焊接、物流等多种场景的需求。  


访问官网获取《安全光栅选型手册》,助力企业构建零风险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