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在工业自动化进程中,传感器作为设备的 “感知神经”,其性能直接影响生产效率与安全防护水平。深耕工业安全领域发现,安全光栅传感器凭借独特的光学检测优势,正成为机械防护、智能产线等场景的核心选择。本文围绕工业传感器主流类型展开,重点解析安全光栅技术特性,附对比表格提供选型参考。
工业传感器按检测原理可分为光学类、接触类、电磁类、环境类四大体系。其中光学类传感器因非接触、高精度特性,在安全防护领域占比超 60%。
技术原理与结构设计
安全光栅属于光学类传感器,基于主动式红外对射原理工作:
· 发射端:排布多组红外发射管(波长 940nm 不可见光),每秒发射超千组脉冲光束,形成间距 10-50mm 的平行光束矩阵;
· 接收端:对应位置部署光敏元件,实时检测光束遮挡状态,当多束光束同时遮挡时,短时间内触发安全继电器切断设备动力。
关键结构创新:
· 抗干扰设计:脉冲调制技术过滤环境光,双绞屏蔽线抵御电磁干扰;
· 防护等级:IP65/IP67 防尘防水,适应粉尘车间、潮湿产线等复杂环境。
检测性能与场景适配
检测维度 | 典型参数 | 适配场景 |
检测距离 | 0.5-30 米(对射式) | 大型机床、仓储物流通道 |
光束间距 | 10-50mm(可选手指级精度) | 电子装配线、冲压机械(防夹手) |
响应时间 | <20ms | 高速运转设备(如注塑机、印刷机) |
输出接口 | 继电器 / CAN 总线 | 继电器 / CAN 总线 |
某汽车零部件工厂防护升级案例
· 场景痛点:原有机械栅栏影响产线自动化,员工误触冲压机风险高;
· 解决方案:部署对射式安全光栅,覆盖冲压机全工作区域;
· 实施效果:人员误触事故归零,设备停机时间减少,产线效率提升。
光电传感器:非接触检测的多面手
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光强变化检测物体,分对射式、漫反射式等。典型应用于物流分拣(检测包裹有无)、食品包装(液位检测)等场景,但其受颜色影响大(黑色物体易漏检)。
接近传感器:限定区域的存在检测
利用电磁感应或超声波检测物体是否进入设定区域,响应快(<10ms)且抗干扰强,适用于机床刀库(刀具到位检测)、自动化立体库(托盘位置确认),但检测距离短、仅单点检测。
压力传感器:力值感知的工业 “秤”
通过应变片或压电效应将机械压力转换为电信号,精度高、稳定性强,用于液压系统压力监测、智能物流重量采集等场景,需接触被测物且易受温度影响。
类型 | 检测原理 | 精度 | 典型场景 | 核心优势 | 局限性 |
安全光栅传感器 | 红外光束矩阵遮挡 | 10-50mm | 机械防护、人员安全 | 非接触检测、区域全覆盖 | 需两侧安装、长距离成本高 |
光电传感器 | 光强变化 | 1-100mm | 物体存在检测 | 安装灵活、成本低 | 受颜色 / 透明度影响大 |
接近传感器 | 电磁感应 / 超声波 | 0.1-50mm | 位置检测 | 抗干扰强、响应速度快 | 检测距离短、仅单点检测 |
精度与距离匹配
· 手指防护选 10-20mm 光束间距,物体检测选 30-50mm;
· 大型设备优先选对射式(检测距离>8 米),小型设备可选反射式(单侧安装,距离≤5 米)。
环境适应性考量
· 粉尘车间选 IP67 防护等级,高湿环境需不锈钢外壳;
· 室外场景搭配激光光栅(抗强光能力强)。
系统集成能力
· 智能工厂需选支持 Modbus 总线的型号,老旧设备适配继电器输出;
· 多机协同场景需具备防串扰功能。
从传统机械防护到智能光学检测,安全光栅传感器以高精度、高可靠性成为工业安全核心方案。安协科技(www.anxiekeji.cn)安全光栅全系列通过 CE 认证,涵盖多种光束间距与检测距离,已在汽车制造、3C 电子等行业广泛应用。
立即访问官网下载《工业传感器选型指南》,获取定制化防护方案,让专业传感器为产线安全与效率升级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