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在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行的今天,夹手风险是工业安全的主要隐患。传统防夹手段如机械挡板反应滞后,而红外光栅凭借光学检测的高灵敏度与快速响应,成为冲压机、注塑机等设备的核心防护方案。本文结合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及选型要点,为企业提供实用防护指南。
1.工作原理:从 “光束遮挡” 到 “安全制动”
红外光栅由发射端与接收端组成:
· 发射端发出多束平行红外光,形成光束矩阵;
· 接收端实时监测遮挡状态,当检测到连续多束光被遮挡(如手指同时遮挡 2 束光),0.1 秒内触发安全继电器切断动力电源。
2.防夹手的关键技术点
· 检测精度:光束间距≤20mm 时可检测手指侵入,通过算法过滤干扰,误报率低;
· 响应速度:从检测到制动全流程<20ms,紧急制动距离控制在 10cm 以内;
· 环境适应性:抗强光(≥15000lux)、防电磁干扰,适应复杂工况。
1.冲压设备:高危场景的精准防护
痛点:传统护手装置遮挡视野,小型工件冲压夹手风险高;
方案:安装安协 HC-2010 红外光栅(10mm 光束间距),联动双手启动按钮;
效果:某汽车零部件厂应用后夹手事故归零,效率提升 12%。
2.注塑机:快速开合模的智能防护
痛点:开合模速度快,人工取件易被夹伤;
方案:采用 HNE-1020 超薄光栅(15mm 厚度),设置分级响应(遮挡减速 / 停机);
效果:取件效率提升 20%,误报率从 7% 降至 1.2%。
3.自动传送带:动态移动场景防护
痛点:传送带缝隙易夹手;
方案:安装 HL 长距离光栅(10 米检测距离),联动控制系统暂停运行;
效果:某物流中心夹伤事件下降 88%,处理量提升 15%。
1.按风险等级匹配精度
风险等级 | 典型设备 | 推荐光束间距 | 检测距离 | 防护等级 |
高风险 | 冲压机、裁断机 | 10-20mm | 2-5 米 | IP67 |
中风险 | 注塑机、折弯机 | 20-40mm | 5-10 米 | IP65 |
低风险 | 自动门、包装机 | 40-50mm | 10-15 米 | IP54 |
2.环境适应性配置建议
· 粉尘车间:选 IP67 防护;
· 潮湿环境:不锈钢外壳 + IP69K 防护;
· 高频振动设备:抗震支架 + 缓冲橡胶垫,确保光束对齐。
3.系统联动优化
· PLC 对接:实时传输光栅状态,生成防护记录;
· 多级报警:本地声光 + 远程短信通知;
· 操作培训:定期演练,强化光栅响应逻辑认知。
1.场景需求
插件线工位密集,人工取件易夹伤,需在不改变布局前提下提升防护。
2.解决方案
硬件:安装 HC-1015 微型光栅(15mm 光束间距),接入产线 PLC;
流程:增设状态指示灯,每周校准光束精度。
3.实施效果
升级后 1 年零夹伤,员工安全感提升,产线效率稳定并通过安全认证。
红外光栅防夹保护以 “高精度、快响应、强兼容” 成为自动化设备安全升级首选。安协 HC 系列已在多行业应用超千例,累计防护触发超 50 万次,助力企业实现 “零事故生产”。
访问官网(www.anxiekeji.cn)下载防护指南,预约现场勘测,以科技力量守护产线安全,实现 “安全 + 效率” 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