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在五金加工车间,冲床模具区域的安全防护至关重要。某卫浴厂曾发生操作人员送料时手部误触模具的事故,暴露了传统防护手段的不足。冲床安全光幕作为主动防护设备,通过红外光束矩阵实现高效防压手功能,成为冲压车间安全升级的重要选择。
冲床压手事故多发生在送料、取件环节,传统防护存在明显不足:
· 机械护栏:遮挡操作视线,需频繁开合,且无法覆盖模具上方、侧面等盲区,据统计,60% 的压手事故发生在护栏开合时;
· 双手按钮:仅控制冲床启动,滑块下行时无法响应手部误入,实测响应延迟达 0.8 秒,超过危险动作临界时间;
· 操作习惯风险:部分操作人员存在单手操作、探身送料等行为,传统防护无法主动识别此类危险动作。
安全光幕由发射端与接收端组成,通过红外光束矩阵构建防护体系:
1.实时检测:发射端发出 10-50mm 间距的红外光束,在模具前方形成 2-3 米宽的防护区域,手部进入时接收端快速检测到光束遮挡;
2.快速响应:检测到遮挡后,通过信号触发冲床急停,全流程响应时间≤20ms,远快于人手反应速度;
3.智能区分:支持区域屏蔽功能,允许机械手爪进出,同时禁止人员肢体进入,兼容自动化生产需求。
1.无死角主动防护,覆盖传统盲区
安全光幕可安装于冲床立柱、工作台两侧,覆盖模具正前方及斜上方 45° 区域,解决机械护栏的顶部盲区问题。非接触式防护不遮挡操作视线,某汽车配件厂实践显示,使用光幕后操作效率提升 18%。
2.毫米级精度检测,适应不同冲压场景
根据冲压需求可选光束间距:
10-20mm 间距:适用于电子元件冲压,识别手指级入侵;
30-50mm 间距:适用于五金件冲压,平衡检测速度与手臂级防护。内置振动补偿算法,在冲床高频振动环境下,误报率显著降低。
3.复杂环境稳定运行,满足工业级防护
具备 IP67 级铝合金外壳,可承受高压水枪冲洗,纳米涂层镜片减少粉尘吸附,适应冲压车间的金属粉尘环境。宽温工作范围(-20℃~+50℃)确保南北地区稳定运行,实测连续工作可靠性强。
对比维度 | 机械护栏 / 双手按钮 | 安全光幕 | 优势解析 |
防护类型 | 被动阻挡 | 主动检测(未接触先停机) | 提前预警,防护效能显著提升 |
响应速度 | 延迟较高 | ≤20ms 全流程急停 | 满足高速冲床防护需求 |
操作影响 | 遮挡视线 / 频繁操作 | 无物理阻隔,操作空间自由 | 送料时间缩短,单工位产量提升 |
盲区覆盖 | 仅前方固定区域 | 360° 无死角检测 | 解决多方位检测盲区 |
系统联动 | 独立运行 | 支持 PLC/MES 数据对接 | 便于安全追溯与智能化管理 |
1.按冲压精度选择光束间距
精密冲压(如电子接插件)可选 10-20mm 间距,识别手指级入侵;普通冲压(如五金件)可选 30-50mm 间距,兼顾检测速度与防护范围。
2.按冲床吨位适配检测距离
小吨位冲床(≤50 吨)选择 2-3 米检测距离,安装于立柱两侧;大吨位冲床(≥200 吨)定制 5 米检测距离,搭配反射板实现跨距安装,确保大型模具全区域防护。
3.按自动化程度选择信号接口
单机冲床可选继电器输出型,接线简单;智能产线选择 Profinet/Ethernet IP 接口,实现与 PLC 联动,提升事故响应效率。
某五金厂 10 台冲床曾因传统防护导致效率低下及压手事故。通过安装 30mm 光束间距的安全光幕,配套可调角度支架,实现:
硬件配置:覆盖胸部至膝盖高度,确保光束平行度;
系统优化:信号接入控制箱与监控系统,启用防误操作模式。实施后压手事故归零,单工位日产量提升 12%,并通过安全认证审核。
1.工件遮挡误报警?
通过区域屏蔽功能设置允许区,工件正常放置不触发报警,仅人员肢体进入危险区时停机。
2.安装是否改动电路?
无需大幅改动,发射端接 24V 电源,接收端通过继电器接点接入急停回路,单机安装耗时约 3 小时。
3.粉尘维护如何处理?
定期用压缩空气吹扫或软布擦拭镜片,粉尘严重区域建议加装可拆卸防尘罩。
冲床安全光幕通过主动检测与智能防护,实现从被动补救到主动预防的转变。其高效的防压手功能、环境适应性及系统联动能力,成为现代冲压车间的安全标配。
安协安全光幕通过安全认证,适配多种冲床型号,提供选型手册与风险评估服务。访问官网(www.anxiekeji.cn)获取更多信息,为冲压生产筑牢安全与效率的双重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