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安全光栅的光轴间距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7-15点击次数:

安全光栅的光轴间距是什么.jpg


安全光栅的光轴间距是什么

在江苏一家汽车配件厂的冲压车间,操作工小王曾遇到过这样的困惑:车间新装的安全光栅,有时手指靠近模具会及时停机,有时却没反应。后来技术员检查发现,问题出在光轴间距上 —— 这台光栅的光轴间距是 50mm,刚好能漏过小王纤细的指尖。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参数,其实是决定安全光栅防护效果的关键。

安全光栅通过多束红外光形成防护区域,而光轴间距就是相邻两束光之间的垂直距离。它就像防护网的 “网眼大小”,直接关系到能检测到多大的物体。今天就来详细说说这个参数的作用、常见规格及选型要点,帮你避开 “网眼太大漏危险,网眼太小老误停” 的误区。


一、光轴间距:安全光栅的 “检测精度标尺”

(一)定义:相邻光束的垂直距离

专业解释:安全光栅发射端发出的红外光,每一束光都有固定的位置,相邻两束光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就是光轴间距,单位通常是毫米(mm)。

通俗理解:把安全光栅的防护区域想象成一块有很多平行线的板子,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就是光轴间距。线越密(间距越小),能挡住的小东西就越多。

(二)直观感受:不同间距能挡住什么?

拿常见规格举例:

· 15mm 间距:能检测到直径≥20mm 的物体(相当于成人手指粗细),指尖靠近就会被发现;

· 30mm 间距:可检测直径≥40mm 的物体(接近手掌大小),适合防护手臂级危险;

· 50mm 间距:能挡住直径≥70mm 的物体(如小臂),适合大面积防护,不易受粉尘干扰。

某电子厂在手机外壳冲压工序中,选错了 50mm 间距的光栅,导致镊子(直径 10mm)进入危险区未被检测,模具压坏工具还差点伤到人,后来换成 15mm 间距才解决问题。


二、光轴间距如何影响安全光栅的性能?

(一)检测精度:间距越小,“视力” 越敏锐

光轴间距直接决定安全光栅能识别的最小物体。在精密加工场景(如电子元件冲压、小型零件装配),必须用 15mm 间距的光栅,才能避免指尖、细小工具误入危险区。

反之,若在冲床合模区用 50mm 间距的光栅,就可能漏检手指,埋下安全隐患 —— 这也是为什么安监部门规定,高危设备的安全光栅光轴间距不得大于 30mm。

(二)抗干扰能力:间距越大,越 “耐折腾”

车间里的粉尘、油污、金属碎屑,容易遮挡光栅的光束。间距小的光栅(如 15mm),细小的粉尘就可能挡住光束导致误停;而 50mm 间距的光栅,需要更大的物体才能遮挡,抗干扰能力更强。

某铸造车间的振动落砂机,曾用 30mm 间距的光栅,因铁屑飞溅频繁误停,换成 50mm 间距后,每月误停次数从 15 次降到 2 次,生产效率提升明显。

(三)适用场景:间距选对,安全又高效

不同设备和工序对光轴间距的要求天差地别:

设备 / 场景推荐光轴间距   核心原因选错后果示例
精密冲床(手机配件)15mm 需检测指尖,防止细小工具误触 50mm 间距漏检镊子,模具损坏
注塑机合模区30mm兼顾手掌防护与抗油污,避免频繁误停15mm 间距因油污误停,影响生产节奏
机械臂工作站30mm防护手臂级危险,适配人机协作50mm 间距漏检小臂,导致碰撞
大型压力机(板材加工)50mm大面积防护,抗粉尘振动能力强 15mm 间距因铁屑误停,耽误订单交付


三、光轴间距选型:三招选对 “网眼大小”

(一)看危险等级:越危险,间距越小

· 极高危(冲床合模、剪切机):必须选 15-30mm,优先保证检测精度;

· 中危(注塑机、机械臂):30mm 为主,平衡安全与效率;

· 低危(物流传送带、装配线):50mm 更经济,减少维护成本。

(二)看环境干扰:粉尘多,选大间距

· 干净车间(电子厂、食品厂):15-30mm 可满足需求;

· 多尘 / 油污环境(铸造、五金加工):优先 30-50mm,搭配防尘罩使用;

· 振动剧烈场景(锻压机、落砂机):50mm 间距更耐颠簸,减少误停。

(三)看检测对象:防手指还是防手臂?

· 需防护指尖 / 工具:15mm 间距是底线;

· 主要防护手掌 / 手臂:30mm 足够;

· 大面积区域防护(如设备周边警戒):50mm 更合适。

某汽车焊接车间的机械臂周边,因操作工常伸手取料,选了 30mm 间距的光栅;而车间入口的警戒区,为避免叉车扬起的粉尘误触,用了 50mm 间距的光栅,两者配合既安全又高效。


四、常见误区:光轴间距不是越小越好

(一)盲目追求小间距,导致频繁误停

某轴承厂在磨削工序装了 15mm 间距的光栅,车间里的砂轮粉尘频繁遮挡光束,每天误停十几次,后来换成 30mm 间距并加装防尘罩,误停次数降到每天 1 次。

(二)忽略设备行程,间距与防护范围不匹配

安全光栅的光轴数量 = 防护高度 ÷ 光轴间距。若设备防护高度 1.2 米,选 15mm 间距需要 80 束光,选 30mm 间距只需 40 束光。光轴数量越多,成本越高,且更容易受干扰 —— 因此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可根据防护高度合理选择间距。


五、结语:选对间距,安全光栅才真 “安全”

光轴间距是安全光栅的核心参数,它就像一双 “眼睛” 的瞳距,间距不对,要么 “视而不见” 漏危险,要么 “小题大做” 误生产。选型时需结合危险等级、环境干扰和检测对象,才能让安全光栅既守住安全底线,又不拖慢生产节奏。 

安协安全光栅覆盖 15mm、30mm、50mm 全系列光轴间距,支持根据场景定制防护高度,每款产品都经过粉尘、振动测试,确保稳定可靠。访问官网(www.anxiekeji.cn)可下载《光轴间距选型手册》,或联系技术团队免费评估现场,让安全防护更精准、更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