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区域防护安全光栅的检测范围

更新时间:2025-09-18点击次数:

区域防护安全光栅的检测范围案例.jpg


区域防护安全光栅的检测范围

区域防护安全光栅作为工业场景中 “大面积防护” 的核心设备,其检测范围直接决定防护效果 —— 检测范围过大易导致误报,过小则留下安全盲区。无论是车间通道、设备集群周边,还是仓库装卸区等场景,只有选对检测范围的光栅,才能既覆盖危险区域,又不影响正常生产操作。本文将解析区域防护安全光栅检测范围的关键要点,帮助企业根据实际需求精准选型,避免 “防护不足” 或 “过度防护” 的问题。


一、先明确:区域防护安全光栅的检测范围,包含哪两部分?

区域防护安全光栅的检测范围不是单一数值,而是由 “水平检测距离” 和 “垂直防护高度” 共同构成的矩形区域,两者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护空间:

(一)水平检测距离

指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最大有效距离,即光栅能稳定检测的水平范围,常见规格有 1m、3m、5m、10m、20m 等。这个距离并非越大越好:

· 近距离场景(如车间通道,宽度 2-3m)选 1-5m 检测距离的光栅,避免距离过大致使光束发散,受环境干扰(如粉尘、强光)后误报;

· 远距离场景(如仓库装卸区,宽度 8-15m)选 10-20m 检测距离的光栅,确保覆盖整个区域,无需多组光栅拼接。

某物流仓库用 5m 检测距离的光栅防护 10m 宽的装卸区,导致中间 2m 出现检测盲区,换成 10m 检测距离的光栅后,防护才完整覆盖。

(二)垂直防护高度

指光栅能覆盖的垂直范围,即从地面(或安装基准面)向上的有效防护高度,常见规格有 300mm、600mm、1200mm、1800mm 等。防护高度需根据 “人员 / 物体可能侵入的高度” 确定:

· 防人员闯入场景(如设备周边),选 1200-1800mm 防护高度,覆盖人体站立时的主要部位;

· 防货物碰撞场景(如传送带两侧),选 300-600mm 防护高度,匹配货物运输高度,避免过高导致误报。

某机械厂用 600mm 防护高度的光栅防护设备周边,因未覆盖人员腰部以上区域,导致员工弯腰时上半身闯入未被检测,换成 1200mm 防护高度后,隐患彻底消除。


二、影响区域防护安全光栅检测范围的 3 个核心因素

(一)光栅自身参数

1.光束数量与间距:光束数量越多、间距越小(如 10mm 间距),水平检测距离相对较短(因光束密集易受干扰);光束间距较大(如 20-50mm),水平检测距离更长(光束发散度低)。比如 10mm 间距、1800mm 防护高度的光栅,水平检测距离通常≤5m;20mm 间距的同高度光栅,水平检测距离可达 10m;

2.发射器功率:发射器功率越大,红外光束穿透力越强,水平检测距离越长。工业级光栅发射器功率多在 5-10mW,适配中短距离(≤10m);大功率光栅(10-20mW)适配长距离(10-20m),但需注意避免强光干扰周边设备。

(二)使用环境干扰

1.粉尘与水汽:粉尘多的场景(如铸造车间)会散射光束,导致水平检测距离缩短 —— 原本 5m 检测距离的光栅,在高粉尘环境下可能仅能稳定检测 3m;

2.强光直射:阳光、强 LED 灯等直射接收器,会掩盖红外光束信号,使水平检测距离缩短 20%-30%,需选用抗强光光栅(具备 10000lux 以上强光抑制功能);

3.电磁干扰:变频器、电机等强电磁设备会干扰光栅信号传输,导致检测距离不稳定,需将光栅远离电磁源(距离≥1.5m),或选用带屏蔽功能的光栅。

某铸造车间的 5m 检测距离光栅,因粉尘干扰仅能检测 2.5m,清洁镜头并换成抗粉尘光栅后,检测距离恢复至 4.5m。

(三)安装方式与角度

1.安装距离:发射器与接收器需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高度差≤5mm,若高度偏差过大,光束无法精准对接,水平检测距离会缩短;

2.安装角度:若发射器与接收器未正对(角度偏差>1°),光束会偏离接收器,导致检测距离大幅缩短 —— 比如 10m 检测距离的光栅,角度偏差 2° 时,可能仅能检测 5m;

3.遮挡物:安装位置周边有遮挡物(如管道、设备支架),会阻挡光束,导致局部检测范围失效,需避开遮挡物或调整安装位置。


三、区域防护安全光栅检测范围与场景适配表

应用场景防护需求推荐检测范围(水平距离 / 防护高度) 光栅参数选择核心优势
车间通道(人员通行)防人员误入设备区,通道宽 2-3m3-5m / 1200-1800mm光束间距 20mm,抗强光(10000lux)覆盖人员身高,避免强光误报
设备集群周边(多台设备)防人员靠近多台设备,防护宽 5-8m5-10m / 1000-1500mm 光束间距 30mm,带屏蔽功能覆盖设备周边,抗电磁干扰
仓库装卸区(货物运输) 防人员闯入装卸区,宽 8-15m  10-20m / 600-1200mm    大功率发射器,抗粉尘 IP67长距离覆盖,适应粉尘环境
临时防护区域(维修作业)临时隔离维修区,宽 1-2m 1-3m / 800-1200mm便携式光栅,可快速安装灵活部署,无需固定安装


四、如何精准确定检测范围?3 个实用方法

(一)现场测量法

用卷尺测量防护区域的实际宽度(水平距离)和需要防护的高度(从地面到最高防护点),在此基础上增加 10%-20% 冗余:

· 如通道实际宽 3m,选 4-5m 水平检测距离的光栅,避免因安装偏差导致覆盖不足;

· 如防护高度需 1200mm,选 1500mm 防护高度的光栅,覆盖可能的身高偏差。

(二)模拟测试法

在现场用临时支架安装不同检测范围的光栅,用纸板模拟人员 / 物体闯入,观察光栅是否能稳定检测:

· 若检测时频繁误报,说明水平检测距离过大或光束间距过小,需换小距离、大间距的光栅;

· 若存在检测不到的区域,说明检测范围不足,需换大距离、高防护高度的光栅。

(三)咨询选型法

提供 3 类信息给光栅厂家,由专业人员推荐:

1.防护区域的尺寸(长 × 宽 × 高);

2.现场环境(是否有粉尘、强光、电磁干扰);

3.防护对象(人员、货物、设备)。


五、结语

区域防护安全光栅的检测范围,核心是 “适配场景需求”—— 既不能盲目追求大距离、高高度,也不能为节省成本选过小范围。只有结合防护区域尺寸、环境干扰、防护对象等因素,精准确定水平检测距离和垂直防护高度,才能让光栅发挥最佳防护效果,既守护安全,又不影响生产效率。

安协区域防护安全光栅提供 1-20m 水平检测距离、300-1800mm 防护高度的全系列产品,支持定制化规格。访问官网(www.anxiekeji.cn)可获取《检测范围选型指南》,或联系技术团队上门勘测,推荐适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