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煤矿车道作为井下煤炭运输、人员通行的核心通道,常年被高浓度煤尘、潮湿水汽及冲击性粉尘包围。用于车道检测的测量光栅(如矿车定位、限界检测、计数统计等),若防尘能力不足,极易出现镜头堵塞、信号中断、元件腐蚀等问题,不仅影响检测精度,还可能因矿车检测失效引发运输事故。因此,防尘等级成为煤矿车道测量光栅选型的核心指标,需结合井下特殊环境精准匹配,才能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煤矿车道的粉尘环境与地面工业场景差异极大,对光栅防尘提出严苛要求:
(一)高浓度煤尘,易覆盖镜头
井下煤尘浓度可达 200-500mg/m³,且颗粒细小(直径 1-10μm),会快速吸附在光栅发射器、接收器镜头上,短时间内形成 “粉尘膜”,导致光束衰减甚至无法穿透。某煤矿曾用地面常用的 IP54 级光栅检测运输车道,仅 3 天就因镜头被煤尘覆盖,无法识别矿车位置,导致调度混乱。
(二)粉尘与水汽混合,形成 “煤泥” 侵蚀
巷道内湿度常达 80%-90%,粉尘与水汽混合后形成黏稠煤泥,会顺着光栅接线口、外壳缝隙渗入内部,腐蚀电路板、造成元件短路。某矿用光栅因密封不足,煤泥渗入控制器后,频繁断电重启,维修频率从每月 1 次增至每周 2 次。
(三)冲击性粉尘,磨损设备外壳
掘进、爆破作业时,高速飞溅的粉尘颗粒会磨损光栅外壳和镜头,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外壳破裂、镜头划伤,进一步削弱防尘效果。
(一)IP 防尘等级:至少达 IP65,优先选 IP67/IP68
IP 等级中,前一位数字代表防尘能力(0-6 级),数字越大防护越强,煤矿场景需满足:
IP65:完全防尘,可防喷射状水汽,适合粉尘浓度中等、无积水的辅助车道(人员 / 物料运输);
IP67:完全防尘,可短时间浸泡(1 米深 30 分钟),适配主运输车道、回采车道(高粉尘高湿度);
IP68:完全防尘,可长期浸泡,适合掘进车道、低洼积水车道(冲击性粉尘 + 积水)。
某煤矿主运输车道原用 IP65 光栅,转载点附近需每周清洁镜头;换成 IP67 后,清洁周期延长至每月 1 次,维护成本降 60%。
(二)矿用专属认证:必须通过 “煤安认证(MA)”
井下属易燃易爆环境,光栅除 IP 等级外,需通过 “煤矿安全标志认证(MA)”,核心要求包括:
外壳用抗静电材料(表面电阻≤10⁸Ω),避免粉尘摩擦产生静电火花;
接线口用防爆密封接头,控制器做全密封处理,防煤泥渗入;
镜头覆盖蓝宝石玻璃,抵抗冲击性粉尘磨损,不影响光束穿透。
无煤安认证的光栅,即使 IP 等级达标也禁止下井 —— 某煤矿曾因使用无认证光栅,静电引发粉尘燃烧,被处罚停产。
煤矿车道类型 | 环境特点 | 推荐防尘配置(IP + 认证) | 光栅防护设计 | 维护周期 |
主运输车道(运煤) | 中粉尘、高湿度、无积水 | IP67 + 煤安认证 | 镜头带自动吹扫,外壳抗静电 | 每月清洁 1 次,季度查密封 |
掘进车道(掘进作业) | 高粉尘、冲击性粉尘、可能积水 | IP68 + 煤安认证 | 加厚耐磨外壳 | 每 2 周清洁 1 次,月度查磨损 |
回采车道(采煤) | 高粉尘、高湿度、煤泥多 | IP67 + 煤安认证 | 内置除湿,外壳防煤泥涂层 | 每月清洁 2 次,季度换密封垫 |
辅助车道(人 / 物料) | 低粉尘、中湿度 | IP65 + 煤安认证 | 镜头带防尘罩,接线口密封 | 每 2 月清洁 1 次,半年查密封 |
(一)安装避尘:远离粉尘源头
光栅安装位置避开转载点、掘进头(至少 5 米外),镜头前方装 45° 倾斜防尘挡板,减少粉尘直接覆盖。
(二)定期维护:延缓性能衰减
用≤0.3MPa 压缩空气吹扫镜头(忌湿布擦),每季度检查密封垫,老化立即更换;每年拆解控制器清理内部积尘,重新密封。
(三)选智能光栅:减少人工干预
优先选带粉尘传感器的光栅,粉尘超标自动吹扫;控制器带防尘预警,密封失效时向调度室发送信号。
煤矿车道测量光栅的防尘等级,需兼顾 IP 防护与煤安认证,结合车道粉尘、湿度、积水等特点选型,再配合安装防护与定期维护,才能在井下稳定运行。安协矿用测量光栅全系列通过煤安认证,防尘等级覆盖 IP65-IP68,可按需定制。访问官网(www.anxiekeji.cn)获取《矿用光栅防尘选型手册》,或联系技术团队上门勘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