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安全光栅的选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选型技巧:
一、检测距离
1.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不同的工业场景对检测距离有不同要求。如在大型冲压机床中,为防止操作人员在机床运行时靠近危险区域,可能需要检测距离为 2-5 米的安全光栅;而在一些小型装配设备上,检测距离 0.5-1 米的安全光栅或许就足够了。
2.考虑安装空间:若安装空间有限,应选择检测距离适中、对安装位置要求相对较低的安全光栅,以确保既能有效检测,又能合理安装。
二、精度要求
1.明确检测物体尺寸:如果需要检测的是较小的物体或手指等,就需要高精度的安全光栅,如精度在 10mm 以下;若只是检测人体或较大的物体,精度要求相对较低,20-40mm 的精度可能就可以满足需求。
2.生产工艺需求:在一些对生产精度要求极高的自动化生产线,如电子芯片制造、精密仪器组装等,需要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强的安全光栅,以避免误判或漏判对生产造成影响。
三、光束数量
1.依据防护区域大小:对于较大的防护区域,如大型物流输送线、工业机器人工作区域等,需要较多光束的安全光栅来实现全面防护,可能需要 30 束甚至更多;而对于小型设备或窄小的防护区域,8-16 束的安全光栅通常就能满足要求。
2.结合危险等级:危险程度较高的设备,如高速运转的切割设备、大型压力机等,为确保安全,应选择光束数量多、防护密度大的安全光栅。
四、响应时间
1.设备运行速度:如果设备运行速度快,如高速冲床、快速自动化生产线等,就需要安全光栅具有极短的响应时间,一般要求在 20ms 以内,以便在危险发生的瞬间迅速做出反应;对于运行速度较慢的设备,响应时间可以适当放宽。
五、防护等级
1.工作环境条件:在粉尘多的车间,如水泥厂、矿山加工厂等,或潮湿的环境,如食品加工厂、水产养殖场等,需要选择防护等级至少达到 IP65 的安全光栅;在有化学腐蚀风险的环境中,还需要考虑光栅的材质和防护涂层等,以确保其性能不受影响。
2.设备使用要求:如果设备需要经常清洗或在恶劣环境下长期运行,应选择防护等级高、耐用性强的安全光栅,以减少维护成本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六、安全等级
1.参照相关标准规范:根据具体行业和应用场景,遵循相应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如 ISO 13849、EN 61496 等,来确定所需的安全等级。一般来说,涉及人身安全的设备应选择安全等级为 PL d 或更高的安全光栅。
2.评估风险程度: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伤害的可能性、严重性等。对于风险较高的设备,如具有高速运动部件、高压、高温等危险因素的设备,应选择高安全等级的光栅。
七、信号输出方式
1.与控制系统匹配:根据设备的控制系统类型和接口要求,选择合适信号输出方式的光电保护装置。常见的信号输出方式有 PNP、NPN、继电器输出等。如果控制系统采用 PLC,需要确保光栅的输出信号能够与 PLC 的输入模块兼容。
2.功能扩展需求:若需要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集成,如与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等联动,就需要选择具有相应信号输出功能的安全光栅,以便实现更复杂的安全控制和管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