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安全光栅检测距离
检测距离规定概述
安全光栅的检测距离规定主要依照国际标准、光栅类型以及应用场景来确定,需全面考量安全距离计算、光栅性能和环境因素。以下为具体规定及其影响因素:
安全距离计算标准(ISO 13855)
安全光栅的安装必须满足最小安全距离(S),其公式为:
S = K × T + C
- K:人体或身体部位的接近速度(例如:手部速度为2000毫米每秒,全身速度为1600毫米每秒);
- T:系统总响应时间(光栅响应时间 + 机器停止时间);
- C:附加距离,与光栅检测能力(d)相关(如d≤40毫米时,C = 8×(d - 14))。
示例:若光栅响应时间为0.01秒,机器停止时间0.1秒,进行手部检测时:
S = 2000毫米每秒 × (0.11秒) + 8×(25 - 14) = 220毫米 + 88毫米 = 308毫米。
检测距离范围
1. 对射式光栅:
- 常规检测距离分为0 - 3米、0 - 6米、0 - 12米、0 - 300米等等级。
- 在工业应用中,多数光栅有效距离≤12米,若有远距离需求则需选择安协HL系列光栅(可达300米以上)。
2. 漫反射式光栅:
- 单边光栅检测距离较短,典型范围为0 - 4米,适用于小空间防护或物体检测。
光栅类型与检测能力
- 光轴间距(检测精度):直接影响检测能力。例如:
- 手指保护:光轴间距≤14毫米;
- 手掌保护:20 - 30毫米;
- 全身保护:≥40毫米。
- 分辨率与响应时间:分辨率越低(光轴间距越小),响应时间越短,安全距离计算需更为严格。
环境与安装因素
1. 环境干扰:强光、灰尘、湿度等会缩短有效检测距离,需选择抗干扰型号(如IP67防护等级)。
2. 安装高度:
- 光栅底部应低于300毫米(工业场景)或200毫米(儿童可能接触场景),顶部高于900毫米。
- 检测区域需覆盖危险区域,避免盲区。
应用场景选择建议
1. 小型设备(如冲床):优先选择0 - 3米对射式光栅,光轴间距20毫米。
2. 物流/仓储:需远距离检测时,选用安协HL系列光栅或HD系列测量光幕。
3. 复杂环境: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光栅,并定期校准检测距离。
总结
安全光栅的检测距离由安全计算标准、光栅类型、安装环境和应用需求共同决定。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ISO 13855公式计算最小安全距离,并根据场景选择合适的光栅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