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漫反射光栅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安装优化

更新时间:2025-03-14点击次数:

技术文章配图.jpg


安协单边光栅


漫反射光栅于自动化设备中的安装优化,需依据其工作原理与实际应用场景加以调整。以下从多方面归纳关键优化举措:


安装位置与环境优化

· 规避固定遮挡物 

漫反射光栅安装前应保证检测区域内不存在固定障碍物(例如设备支架、管道),以防干扰光幕反射路径。建议预留至少 50 厘米的无遮挡空间,并借助调节电位器校准检测距离。

空间适应性抉择

· 狭小空间:优先选用单边安装模式,仅需在单侧固定光栅,适用于机械手操作区、传送带等紧凑场景。

· 户外环境:选取抗阳光干扰型号,并确保外壳具备耐腐蚀性,以适应地磅、室外检测等场景。


参数设置与校准

1.检测距离调整

通过按钮调节检测范围(如 0 - 4 米),需依据物体反射率(如黑色物体吸光性强,白色物体反射率高)进行动态校准,避免误触发。

示例:检测深色物体时,需缩短检测距离,并配合灵敏度测试(如遮挡每束光观察指示灯变化)。

2.光轴间距选定 

根据检测精度需求选取间距(如 10 毫米/20 毫米/40 毫米等)。例如,计数或小物体检测可选用 10 毫米间距,安全防护场景可选用 40 毫米以上间距。


结构与安装方式优化

1.支架固定方案

侧装支架:利用光栅背面凹槽安装滑块,适用于设备侧面固定。

上下安装:通过端盖螺丝孔连接 L 型支架,适配垂直空间受限场景。

钢管支架:通过滑动螺丝调节光栅高度,适用于需频繁调整的产线。

2.同步技术挑选 

优先选择线同步技术(通过电缆传输信号),其稳定性优于光同步,尤其适用于长距离检测(安协HL系列可达300 米以上)。


场景化调试与维护

1.调试步骤

指示灯检查:通电后确认所有指示灯正常(绿灯表示无遮挡,红灯表示触发状态)。

功能测试:遮挡每束光线,验证信号输出是否准确,确保 PLC 或控制器响应及时。

2.维护建议

定期清洁光栅表面灰尘(每月 1 次),防止红外光衰减。

检查电源稳定性(12-30VDC),避免电压波动导致误报。


特殊场景优化案例

无人地磅检测:漫反射光栅在车辆停放位置检测中,需将光栅安装在地磅边缘,将检测距离调至4 米以上,并设置延时触发(防止短暂遮挡误判)。

机械手协作区域:漫反射光栅采用多光束重叠覆盖路径,结合屏蔽功能(通过按键关闭部分光束),避开固定设备干扰。


通过上述优化措施,可显著提高漫反射光栅的检测精度与稳定性。具体实施时,需结合设备手册和现场测试数据进行调整。如需进一步的场景适配方案,可参考厂商提供的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