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安全光栅(又称安全光幕)是一种通过光电传感技术实现安全防护的装置,
其核心原理如下:
光幕形成:由发射器发出多束不可见红外光,接收器对应接收这些光束,形成密集的矩形或线形光幕区域。
遮挡检测:当物体(如人体、工具等)进入光幕区域并遮挡光束时,接收器会立即检测到信号中断。
响应机制:系统在毫秒级时间内触发输出信号中断,控制设备停机或启动报警,防止危险发生。
安全光栅选型指南
选型需综合考虑应用场景、安全等级、技术参数等因素,以下是关键步骤和要点:
一、核心参数选择
光轴间距:
10-20mm:适用于手指级高精度防护(如精密加工设备)。
20-40mm:用于手掌或手臂防护(如冲压机、注塑机)。
40-80mm:适用于人体或大型物体保护(如物流传送带)。
保护高度:
计算公式:光轴间距 ×(光束数-1),需覆盖危险区域垂直范围。
例如,光轴间距20mm、光束数16,保护高度为300mm。
对射距离:
短距离≤3米:适用于小型设备或高精度场景。
长距离3-300米(例如:安协科技HL系列):用于大型机械或仓储物流。
二、应用场景适配
安全等级:
四级(SIL3/PL e):高风险场景(如重型冲压设备)。
二级(SIL2/PL d):中低风险场景(如自动化装配线)。
环境适应性:
高温/高湿环境:选择IP65及以上防护等级的产品。
电磁干扰或振动:需具备抗干扰设计(如金属外壳、滤波电路)。
三、功能与扩展需求
输出信号类型:
继电器输出:适用于传统机械控制。
NPN/PNP输出:适配PLC或自动化系统。
同步方式:
光同步:无需物理连接,安装灵活。
线同步:稳定性更高,适合复杂干扰环境。
四、安装与维护
安装位置:
安全距离计算需考虑设备制动时间和人体移动速度。
维护要点:
定期清洁光栅表面,避免灰尘或油污遮挡光束。
检查同步线连接状态,确保信号传输稳定。
综上所述安全光栅的选型需结合具体场景的安全等级、防护需求及环境条件,优先选择通过国际认证(如CE、ISO13849-1)的产品。建议与专业工程师协作,通过模拟测试验证防护方案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