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安全光栅作为工业安全防护的核心设备,其安装精度直接影响防护效果。本文依托十余年的行业实践经验,详细阐释不同场景下的安装规范与实用技巧,助力企业构建零事故的生产环境。
通用安装规范
基础高度:光栅底部与地面的距离应不小于300mm,这样能够有效检测脚踝部位的入侵情况(例如维修工具滑落)。
危险区域覆盖:光栅的有效高度等于设备行程加上调节余量(建议增加50 - 100mm)。
基准定位 使用激光水平仪确定设备的水平面,支架的安装误差需小于0.5°。
对射角度调节
发射器与接收器的平行间距每米应不大于2mm(建议使用配套校准卡具)。
多光幕组网时需保持15° - 30°的交叉覆盖。
抗干扰处理
金属设备表面需加装30°倾斜的遮光板,以消除漫反射。
与强电磁设备的间距应不小于500mm。
动态测试验证 采用φ30mm标准测试棒进行8方位触发测试,响应时间应不超过20ms。
环境补偿机制
高温车间每升高10℃,光束角度补偿0.2°。
震动环境需加装橡胶缓冲垫(振幅大于0.3mm时启用)。
为确保施工质量,建议配备以下工具:
1.红光校准仪(精度0.01°)
2.数显倾角测量仪
3.IP65级防护罩(适用于粉尘/油污环境)
4.防爆型安装支架(适用于化工场景)
5.智能调试终端(支持IO - Link通讯)
案例1:某汽配厂冲床误触发
故障现象:正常作业时频繁停机。
原因诊断:光栅仰角为3°,导致地面反光干扰。
解决方案:调整为 - 1°俯角并加装遮光板。
案例2:锂电池产线防护失效
故障现象:极片卷材穿透光幕未报警。
原因诊断:30mm间距的光幕未覆盖卷材弧度。
解决方案:改用14mm间距的光幕并采用曲面补偿算法。
日检项目
镜面清洁(使用95%医用酒精)
紧固件扭矩检测(按照4.5N·m标准)
月检项目
光束衰减测试(衰减超过15%需更换模块)
安全距离复算(参照EN ISO 13855)
年检项目
整体防护等级验证(IP54/IP65)
安全继电器寿命检测(超过10万次需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