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工业轨道车防碰撞红外光栅的技术应用

更新时间:2025-04-07点击次数:

技术文章配图.jpg


工业轨道车防碰撞红外光栅技术应用案例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轨道车的安全运行一直是企业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随着红外光栅技术的成熟与广泛应用,其在工业轨道车防碰撞系统中的使用愈发普遍。本文以某大型仓储物流中心和冶金车间为例,剖析红外光栅技术如何为轨道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一、技术原理:红外光栅构建隐形防护网

红外光栅由发光器和受光器构成,通过发射940nm波长的红外光束形成密集的保护光幕。当有物体进入保护区域遮挡光束时,系统会立即输出电信号触发急停机制。与传统接触式传感器相比,该技术具备以下优势:

毫秒级响应:从光束被遮断到信号输出的延迟小于50ms,能够及时拦截突发的碰撞风险;

无接触监测:避免了机械部件的磨损,降低了维护频率;

自检功能:持续检测光路的完整性,故障率低于0.01%。


二、典型应用场景解析

案例1:智能仓储AGV轨道车防撞系统

项目背景:某电商仓储中心部署了300台AGV轨道车,需要在密集货架间实现24小时无人化作业。

解决方案:

在每台AGV顶部安装双光轴间距为10mm的高精度红外光栅;

与PLC控制系统进行联动,设定0.3米的预警区和0.1米的紧急制动区;

采用NPN信号输出模式,确保常闭电路具备安全冗余。

成效:

车辆碰撞事故率降低了98%;

通过调节光轴间距,可适应不同货架间距的需求;

抗电磁干扰设计保障了RFID读写器的稳定运行。

案例2:冶金车间重载轨道车防撞改造

项目背景:某钢厂的10吨级重载轨道车在高温环境下频繁发生剐蹭事故。

技术升级:

选用防护等级为IP68的防爆型红外光栅,能够耐受800℃的瞬时高温;

采用双回路输出信号设计,单点故障不会影响整体防护;

定制光轴间距为80mm的光栅,覆盖3米宽的作业通道。

创新点:

与行车记录仪进行联动,自动保存碰撞前30秒的视频证据;

通过不锈钢外罩进行防护,抵御金属粉尘的侵蚀。


三、系统集成与调试要点

1.安装规范:

光栅中心线与轨道的平行误差应不超过2°;

发光器与受光器的间距建议控制在50 - 80米;

在复杂环境中需增加防阳光干扰滤光片。

2.调试流程:

步骤1:通电后观察指示灯状态(绿灯全亮表示正常);

步骤2:使用标尺逐束校准,确保光轴间距误差小于1mm;

步骤3:进行模拟碰撞测试,验证急停响应时间。


四、技术发展趋势

当前,红外光栅技术正朝着以下三个方向发展:

1.多光谱融合:结合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提高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

2.边缘计算集成:在光栅本体植入AI芯片,实现目标识别分级报警;

3.无线自组网:通过Mesh网络构建动态防护区域,以适应柔性生产线的需求。


结语

从仓储物流到冶金制造,红外光栅技术已成为工业轨道车防碰撞领域的核心解决方案。安协科技(www.anxiekeji.cn )在工业安全领域深耕12年,提供从选型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流程服务,成功交付的案例覆盖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如需获取某汽车零部件厂轨道车防撞改造的完整技术白皮书,欢迎致电020-32284818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