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在工业自动化场景中,安全光栅是保障人员安全与设备运行的关键装置。但长期高负荷运转或环境影响下,难免出现故障。本文结合实操经验,分享三类常见故障的快速排查与解决办法,帮助企业及时恢复生产。
故障表现:指示灯不亮,遮挡无反应,常见于设备启动阶段。
可能原因:
1.电源问题:插头松动、电源线破损、电压异常(超出 DC12V/24V 范围)或保险丝熔断。
2.控制单元故障:芯片损坏、电路板焊点脱落等硬件问题。
解决步骤:
1.检查电源连接,重新插拔适配器并更换破损线缆;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异常时更换适配电源。
2.断开电源后更换同规格保险丝(注意容量匹配,避免盲目加大规格)。
3.若上述步骤无效,可能是控制单元故障,需联系厂家(如安协科技,官网www.anxiekeji.cn)派专业人员检测维修,避免自行拆解。
故障表现:无物体遮挡或轻微遮挡时持续报警,影响设备连续运行。
可能原因:
1.环境干扰:强光直射、传感器表面积尘 / 油污,或附近大功率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2.设备问题:发射 / 接收端位置偏移,或传感器老化导致性能下降。
解决措施:
1.环境优化:加装遮光罩避免强光,每周用软布蘸无水酒精清洁传感器表面;远离变频器等干扰源,或为信号线加屏蔽层并接地。
2.设备调整:断电后微调发射 / 接收端位置,通过指示灯确认对准后固定螺丝;若传感器老化,及时联系厂家更换新部件。
故障表现:指示灯闪烁,设备运行时断时续,常见于长线传输或复杂环境。
可能原因:
1.接线问题:端子松动、氧化或线缆破损导致接触不良。
2.传输问题:信号距离超过最大传输范围(需参考产品规格),或环境温度异常(超出 - 10℃~50℃范围)影响元件性能。
解决方法:
1.排查线路:断电后检查端子,拧紧松动处、清理氧化层,破损线缆需剪断重接或更换新线。
2.传输优化:超长距离时加装信号中继器(按厂家指导安装);高温环境加散热风扇,低温时做保温处理。
3.元件异常:若内部电容、电阻等元件故障,需专业人员检测更换。
故障现象 | 核心成因 | 快速解决要点 |
无反应 | 电源 / 控制单元故障 | 查电源→换保险丝→联系专业维修 |
误报警 | 环境干扰 / 位置偏移 | 遮光清洁→避干扰→调位置→换传感器 |
信号不稳 | 接线 / 传输 / 温度问题 | 固接线→加中继→控温度→查元件 |
定期检查:每周清洁传感器,每月做遮挡测试(触发报警是否灵敏),查看外观有无变形破损。
规范使用:严格按说明书设置检测距离、响应时间等参数,避免超规格运行。
建档记录:详细记录每次故障的时间、现象及处理方案,通过趋势分析提前发现老化或安装隐患。
遇到安全光栅故障时,建议按 “先易后难” 原则排查:
· 初级问题(电源松动、表面污染):操作人员可自行处理,10-30 分钟内恢复。
· 中级问题(位置偏移、线路接触):需简单工具调整,配合说明书操作,耗时 1-2 小时。
· 高级问题(控制单元、元件损坏):立即联系厂家售后,避免扩大故障。
通过快速定位故障类型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既能减少停机损失,又能延长设备寿命。牢记维护要点,配合专业支持,可有效保障工业安全与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