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在机械制造、智能仓储等场景中,漫反射光栅作为设备安全防护的关键部件,正确安装是发挥其性能的基础。结合安协科技(www.anxiekeji.cn)多年行业经验,整理出一套简化版安装教程,帮助用户高效完成部署。
1. 必备工具清单(按需选择)
分类 | 基础工具 | 辅助工具(可选) |
测量工具 | 卷尺、水平仪 | 激光对准仪(校准角度) |
安装工具 | 冲击钻、螺丝刀、扭矩扳手 | 防滑垫片、密封胶(防水) |
调试工具 | 万用表、标准反光板 | 光谱分析仪(复杂环境检测) |
2. 环境排查:避开三大典型痛点
· 强光场景:露天或阳光直射区域,优先选择抗阳光型号(如安协抗阳光系列),必要时加装遮光板。
· 振动设备:离冲压机、传送带等 0.5 米以上,或搭配减震支架,减少机械振动影响。
· 粉尘 / 潮湿环境:矿区、食品车间等场景,选择 IP67 级以上防护等级,降低维护频率。
3. 位置规划三原则
· 高度适配:根据检测物体高度,安装时覆盖其主体 80% 以上(如 1.5 米高货物,安装高度 1.2 米左右)。
· 角度优化:光栅发射面与检测物体夹角控制在 15° 内(可用量角器辅助),避免镜面反射导致误判。
· 距离预留:检测距离按实际需求增加 20% 冗余(如需要 3 米,调试时预留至 3.5 米)。
1. 支架固定
· 用卷尺标记安装位置,冲击钻打孔后安装膨胀螺丝,确保支架平稳。
· 小贴士:金属设备表面建议先攻牙再上螺丝,防止滑丝。
2. 光栅主体安装
将光栅卡入支架,通过水平仪调整至水平状态,拧紧固定螺丝(力度适中,避免外壳变形)。
3. 电路连接(以 DC24V 为例)
引脚 | 功能 | 接线注意 |
VCC/GND | 电源正 / 负极 | 电压稳定在 24V±10%,使用屏蔽线减少干扰 |
OUT | 信号输出 | 确认 NPN/PNP 类型与 PLC 匹配,避免接反 |
FG | 屏蔽层接地 | 连接设备金属外壳,增强抗电磁干扰能力 |
4. 光路初步校准
通电后观察指示灯(绿色常亮为正常),手持标准反光板在 1-3 米范围内移动,确保信号稳定无中断。
5. 抗干扰测试
· 强光测试:用手电筒近距离照射镜头,信号应保持稳定(工业级产品需通过严苛环境测试)。
· 振动测试:轻晃设备支架,观察检测数值波动不明显,否则需加固支架。
6. 功能调试
根据场景调整参数:物流 AGV 场景设为快速响应(20ms),机械防护场景调大检测距离(3 米以上)。
7. 系统对接
按说明书配置协议(RS485/NPN 等),首次连接建议断电操作,避免电路故障。
8. 试运行验收
模拟物体遮挡 3 次以上,检查设备是否即时响应;连续运行 1 小时,确认无信号延迟或中断。
1. 信号不稳定怎么办?
· 先清洁镜头:用无水乙醇擦拭(勿用普通酒精),去除粉尘或油污。
· 再查安装角度:确保光栅无明显倾斜,可用水平仪二次校准。
· 最后测电源:万用表检查电压是否达标(低于 22V 需更换电源线)。
2. 检测距离不足如何调整?
· 旋转光栅侧面的调节旋钮,顺时针缓慢增大检测距离(每次调 1-2 格,观察信号变化)。
· 若物体反光率低(如黑色金属),可适当增加设备增益(通过配套软件或硬件按键)。
3. 与 PLC 对接失败?
· 第一步:确认接线无误,尤其是信号输出类型(NPN/PNP 常为接反重灾区)。
· 第二步:用万用表检测输出信号,遮挡时是否有电压变化(无变化则设备故障)。
1. 日常维护(每周 1 次)
· 用气压枪(低压力)清理镜头表面粉尘,避免使用硬物擦拭。
· 检查支架螺丝是否松动,振动大的设备建议每月加固一次。
2. 季度保养(专业人员)
· 环境复杂场景(如粉尘 / 强光),需校准检测精度:在常用距离放置标准板,观察数值是否偏差过大。
· 检查防护等级:IP67 以上产品可用软布蘸水擦拭外壳,勿用腐蚀性清洁剂。
3. 年度升级
· 随设备智能化改造,可升级支持物联网的型号,实现远程状态监控。
· 极端环境(如低温 / 高湿)建议每年更换一次密封圈,确保防护性能。
应用场景 | 安装要点 | 参数设置 |
机械加工 | 垂直安装于设备危险区域上方,距离 1-2 米 | 响应时间 20-50ms,防误触延时 200ms |
智能仓储 | 倾斜 10° 对准通道,覆盖 AGV 行驶路径 | 检测距离 3-4 米,适应高速移动物体 |
食品医药 | 选择不锈钢外壳型号,距离传送带 0.5-1 米 | 灵敏度调高,适应透明 / 反光包装 |
漫反射光栅的安装无需追求复杂参数,关键在于把握环境适配、角度校准和基础调试。通过简化流程、聚焦核心步骤,即使非专业人员也能完成可靠部署。安协科技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帮助用户快速上手,让漫反射光栅真正成为设备安全的 “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