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经常跑高速的司机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ETC 车道明明只有一辆车,栏杆却迟迟不抬,或者前车刚过,后车还没完全进入就落杆。这背后,很可能是车辆分离光栅没调好。在 ETC 系统里,车辆分离光栅就像一双 “火眼金睛”,专门负责判断车道里有几辆车、车有没有完全通过。本文就来说说这双 “眼睛” 在 ETC 车道里的作用、安装要点和常见问题解决办法。
ETC 车道最怕两种情况:
· 跟车过近:两辆车贴太近,系统分不清是一辆还是两辆,容易多扣费或漏扣费;
· 车辆未完全通过:车还没完全驶离车道,栏杆就落下,可能砸到车。
车辆分离光栅通过多束红外光在车道两侧形成 “光幕墙”,车经过时会遮挡光束,系统根据遮挡情况判断车的长度、位置和通过状态。比如一辆小轿车通过,光栅会记录 “光束被全部遮挡→部分遮挡→完全不遮挡” 的过程,确认车已完全通过后,才给栏杆发出落杆信号。
要是没有这层 “光幕墙”,光靠摄像头识别,遇到强光、暴雨等天气就容易出错,影响通行效率。
(一)精准分离车辆,杜绝 “一车多费”
高速上经常有大货车跟小轿车过近的情况,光栅能通过遮挡时间和光束数量,区分开前后两辆车。比如大货车车身长,遮挡光栅的时间比小轿车长,系统据此判断是两车而非一车,避免后车 “蹭” 前车的 ETC 扣费。
(二)判断车辆完全通过,防止栏杆砸车
光栅安装在车道末端,当最后一束光不再被遮挡时,说明车已完全通过,系统才会让栏杆落下。某高速 ETC 车道曾因光栅位置装低了,SUV 通过时顶部没被检测到,系统误判车已通过,栏杆砸到车顶,后来调整光栅高度才解决问题。
(三)识别异常情况,保障车道安全
遇到车辆在车道内停车、倒车,或者有行人闯入,光栅会检测到光束异常遮挡,给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同时不让栏杆落下,避免事故发生。
(一)高度要覆盖各种车型
· 最低处:离地面 30 厘米,别让小轿车底盘下的空隙漏检;
· 最高处:至少 2.5 米,能检测到货车、大巴车的顶部。
· 比如一条 ETC 车道,光栅从 30 厘米装到 2.5 米,不管是小轿车还是 12 米长的货车,都能被完整检测到。
(二)左右间距,太宽太窄都不行
· 太宽:光束之间缝隙大,摩托车、三轮车可能从缝隙中漏检;
· 太窄:成本增加,还可能因轻微振动导致误判。
· 常见做法:光束间距 10 厘米,既能精准检测,又经济实用。
(三)调试时多模拟几种场景
安装好后,得用不同车型测试:
· 小轿车正常通过,看栏杆是否在车完全通过后落下;
· 两辆车保持 5 米距离通过,看系统能否正确分离;
· 货车带货柜通过,确认长车身不会被误判为多辆车。
车道类型 | 推荐光栅类型 | 特点 | 适用场景 |
普通 ETC 车道 | 标准型车辆分离光栅 | 光束间距 10 厘米,检测距离 5 米 | 小型轿车、SUV 为主的车道 |
货车 ETC 车道 | 宽幅型车辆分离光栅 | 光束间距 15 厘米,检测距离 8 米,抗振动 | 经常有大货车、半挂车通过的车道 |
混合车道(大小车都有) | 智能调节型车辆分离光栅 | 可根据车辆大小自动调整检测灵敏度 | 车流量大、车型复杂的收费站 |
(一)阴雨天光栅频繁误判
雨天水汽会遮挡部分光束,系统可能误认有车。解决办法:给光栅镜头装防雨罩,同时调整检测灵敏度,忽略短暂的水汽遮挡信号。
(二)小轿车通过时栏杆落得慢
可能是光栅检测距离调短了,车刚过光栅就落杆。把光栅往车道外移 50 厘米,让车完全通过后再触发落杆信号即可。
(三)货车通过时系统显示 “多辆车”
大货车车身长,遮挡光栅时间久,系统可能误以为是多辆车。可以在系统里设置 “长车模式”,延长光栅遮挡的判断时间。
车辆分离光栅虽小,却是 ETC 车道高效通行的 “隐形保障”。选对类型、装准位置、调好参数,才能让它在各种天气和车型下都精准工作。安协针对 ETC 车道推出的车辆分离光栅,有多种规格可选,还能根据车道宽度定制检测范围。访问官网(www.anxiekeji.cn)可获取《ETC 车道光栅安装指南》,或联系技术人员提供调试服务,让每辆车都能快速、安全通过 ETC 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