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在现代工厂里,机械臂精准作业的场景很常见。但机械臂速度快、力量大,一旦和人发生碰撞,后果不堪设想。这时候,安全光栅就像一道无形的防护墙,默默守护着人机协作的安全。可别小看这道 “墙”,选得不对、装得不好,都可能变成摆设。下面就来说说安全光栅是怎么给机械臂 “站岗” 的,以及怎么选、怎么装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机械臂作业时,危险往往藏在这些地方:
· 速度快:SCARA 机械臂的末端速度很快,比人反应快得多,等发现危险再躲已经来不及;
· 盲区多:机械臂关节多、运动轨迹复杂,手臂背后、工作台下方这些地方容易形成视觉盲区,人不小心靠近就可能被撞到;
· 力量大:负载较大的工业机械臂,夹爪闭合时的力量足以造成严重伤害,要是误碰到人,后果严重。
某汽车焊接车间就出过这样的事:工人在机械臂旁调整零件,没注意到机械臂开始运动,手臂被夹在机械臂和工作台之间,造成骨折。后来分析,主要是当时的防护措施只靠警示线,没有实时检测装置。
安全光栅不是简单地挡住机械臂,而是通过 “预警 - 减速 - 停机” 的分级防护,既保证安全又不影响效率。
第一道防线:预警区,提前 “打招呼”
在机械臂工作范围外一定距离,安全光栅形成第一道光墙。人一进入这个区域,光栅就会给控制系统发信号,机械臂虽然不停,但会亮起警示灯、发出提示音,提醒人注意,同时也让旁边的人知道这里有机械臂在工作。
第二道防线:减速区,给足反应时间
如果人继续靠近,进入离机械臂较近的范围,光栅会让机械臂减速。这时候,机械臂动作变慢,人有足够的时间退开,也给控制系统留出判断和响应的余地。
第三道防线:停机区,强制 “踩刹车”
当人进入机械臂直接作业的范围,遮挡了最内侧的光束,光栅会立即触发停机信号,机械臂在短时间内停止所有动作,就像急刹车一样,避免碰撞。
这三道防线层层递进,就像给机械臂装上了 “智能刹车系统”,既不会因为一点小动静就停机影响生产,又能在真正有危险时果断出手。
机械臂的种类很多,有的小巧灵活,有的高大笨重,安全光栅也得 “量体裁衣”。
机械臂类型 | 特点 | 适合的安全光栅 | 防护重点 |
SCARA 机械臂 | 平面运动,速度快,常用于电子装配 | 较小光束间距,快速响应 | 防止手指误入工作平面 |
六轴工业机械臂 | 多关节,运动范围大,负载重 | 中等光束间距,检测高度足够 | 覆盖整个机械臂运动轨迹 |
协作机械臂 | 力量小、速度慢,常和人近距离配合 | 适中光束间距,带触摸式停机功能 | 检测精度高,避免频繁误停 |
比如电子厂的 SCARA 机械臂,每天要重复插拔电子元件上百次,安全光栅就得以较小的光束间距,精准检测到手指那么细的物体,防止指尖被机械臂夹伤;而车间里搬运重物的六轴机械臂,光栅的检测高度得够高,连机械臂抬臂时的上方区域也得覆盖到,防止人从上方伸手靠近。
装在哪里,大有讲究
· 高度:光栅的光墙要和人最容易靠近的部位对齐,比如机械臂在工作台面作业,光栅高度就从地面一定范围,刚好挡住人的手臂和身体;
· 范围:光墙要比机械臂的最大运动范围再大出一些,别让防护范围比机械臂活动范围还小,留下盲区;
· 角度:对射式光栅的发射端和接收端要严格对齐,偏差不能太大,不然光束没对准,会出现漏检的情况。
有个车间的机械臂总在没人的时候突然停机,后来检查发现是光栅角度歪了,一束光被旁边的料盒挡住,误当成有人进入。
调试时要 “模拟危险”
装完光栅后,一定要做几次 “破坏测试”:
· 人慢慢走进防护区,看警示灯、减速、停机这三个步骤是不是依次触发;
· 用和手臂粗细差不多的杆子,从不同方向(比如从机械臂下方、侧面)伸进防护区,测试光栅能不能都检测到;
· 让机械臂做一次完整的工作循环,同时有人在旁边正常走动,看会不会误判、误停。
机械臂工作环境复杂,光栅偶尔也会 “闹脾气”,这些问题要知道怎么处理:
· 粉尘多的车间:光栅镜头容易积灰,导致误报。解决办法是定期清洁镜头,或者给光栅装个防尘罩;
· 机械臂振动大:长时间工作后,光栅支架可能松动,光束对准出现偏差。可以定期检查支架螺丝,用防松螺母固定;
· 多台机械臂挨着:相邻机械臂的光栅光束可能互相干扰。这时候要选带编码功能的光栅,让每台机械臂的光栅用不同 “频率” 的光束,互不影响。
安全光栅给机械臂上了一道 “保险”,但这道保险能不能生效,关键在选型和安装。选的时候要根据机械臂的类型、工作范围来定参数,装的时候要把防护区覆盖完整,调试的时候别嫌麻烦,多模拟几次危险场景。
安协针对不同机械臂推出了专用安全光栅,从精细检测到大范围防护都有,还能根据车间布局提供定制安装方案。访问官网(www.anxiekeji.cn)可以下载《机械臂安全防护手册》,也能联系技术人员上门评估,让机械臂作业既高效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