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在金属加工车间,冲床高速运转时如同一台 “钢铁巨兽”,滑块每分钟往复运动上百次,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手部重伤。据统计,未安装安全光栅的冲床,操作人员手部卷入事故率是合规设备的 8 倍以上。作为在车间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老工程师,今天结合真实案例,分享冲床安全光栅从选型到维护的 “接地气” 经验,帮您避开常见坑点。
1. 光轴间距:15mm 是冲床防护的 “黄金标准”
冲床操作中,最危险的是手指误触模具。光轴间距指的是相邻两束红外光的距离,直接决定能检测到的最小物体:
· 15mm 间距(必选):能精准检测直径 15mm 以上的物体(相当于成人手指粗细),比如手机壳冲压、精密电子元件加工场景,某 3C 工厂用 15mm 间距光栅后,3 年没出过手指受伤事故;
· 20mm 间距:适合汽车垫片、法兰等中型冲压件,能防止手腕级入侵,同时减少金属碎屑干扰(冲床飞溅的小铁屑常让密间距光栅误报警);
· 别信 30mm 以上 “通用款”:曾有五金厂图便宜选 30mm 间距,结果戴厚手套的手指漏检,导致指尖被压出淤青。
小贴士:选光栅时带个 15mm 的圆柱体(比如马克笔),现场测试能否触发停机 —— 这比看参数表靠谱得多。
2. 安全等级:Type 4 认证是 “保命门槛”
冲床属于最高风险等级设备,必须选通过Type 4 安全认证的光栅(国标 GB/T 19436),
核心看两点:
· 双 CPU 冗余设计:就像汽车的双刹车系统,主芯片故障时,备用芯片 0.2 秒内接手工作,某汽配厂曾因用单 CPU 光栅,芯片突然死机没触发停机,导致操作员手背擦伤;
· 每秒 50 次自检:能实时发现光束偏移、电源电压不稳等隐患,相当于给光栅装了个 “24 小时医生”。
3. 响应速度:高速冲床要 “快准狠”
冲床滑块下行速度通常在 500mm/s 以上,响应速度必须≤5ms:
· 举个例子:200 次 / 分钟的冲床,5ms 内滑块只会移动 2.5mm,刚好能停在安全位置;
· 选带防震支架的型号,否则冲床振动会让光束 “跑偏”,导致漏检或误报。
1. 上下高度:别留 “致命盲区”
底部光束:要低于模具最低点 100mm—— 曾见过某厂光栅装太高,操作员弯腰送料时,手部从底部漏进危险区;
顶部光束:至少 1.5 米高,覆盖大部分人抬手高度(除非车间全是高个子,可按实际情况调整)。
2. 左右距离:远离 “飞溅区”
发射端和接收端离模具边缘至少 300mm:
冲床冲压时,油污、金属屑会飞溅,离太近容易糊住透镜,某铸造厂曾因距离过近,每天要擦 3 次光栅,后来移远后一周擦一次就行;
用 L 型支架 + 防震胶垫固定,螺丝要拧紧,装完后拍一下设备,看光栅会不会晃(晃就重新固定)。
3. 光束对齐:三步校准法
· 粗调:用激光笔照发射端光束孔,调整接收端位置,直到每个孔都对准;
· 细调:通电后逐个遮挡光束,看接收端指示灯是否对应熄灭,有不亮的就微调支架;
· 终极测试:让同事帮忙,用手指快速划过光栅,看是否每一次移动都触发停机。
4. 接线:别让电磁干扰 “捣乱”
单独拉一根 24V 直流电源线,别和冲床电机、电磁阀共用同一根线,否则开机时电压波动会让光栅乱报警;
信号线用双绞屏蔽线,超过 5 米要接地(找电工师傅帮忙,接地电阻小于 4Ω)。
1. 双手启动互锁(必开功能)
设置成 “只有双手同时离开防护区,冲床才能重启”:
防止有人耍小聪明,用一只手挡住光栅,另一只手送料 —— 见过太多这样的违规操作,必须从程序上杜绝;
搭配语音提示,提醒操作员规范动作。
2. 延时复位:高速冲床必备
针对每分钟 200 次以上的高速冲床,设置 “检测到遮挡后 0.5 秒再复位”:
避免滑块还没停稳,操作员误触重启按钮,导致二次伤害;
这个功能在老旧冲床上尤其重要,机械制动反应慢,全靠光栅多 “撑” 一会儿。
3. 区域屏蔽
如果冲床搭配机械臂自动送料,开启 “区域屏蔽”:
允许机械臂进入防护区取件,同时监测人员入侵,某汽车厂用了这个功能后,设备效率提升 15%,还没出过安全事故。
1. 清洁:每周一次 “基础保养”
用无水酒精棉轻轻擦拭发射 / 接收端透镜;
冲压车间粉尘多的话,改成每周三次,千万别用汽油、柴油擦 —— 曾经有个徒弟用汽油,结果把透镜镀膜腐蚀了,检测距离直接减半。
2. 振动检查:每月一次 “体检”
用水平仪测光栅支架,歪了就调正(偏差超过 2° 就得重新校准);
支架和设备接触的地方贴 3mm 厚的橡胶垫,能减少 60% 的振动传递。
3. 故障排查:学会看 “信号灯”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办法 |
部分灯不亮 | 透镜脏了或光束歪了 | 先擦透镜,不行就重新校准 |
开机就报警 | 电源电压不稳(低于 12V 或高于 30V) | 换个稳压电源,或者检查接线有没有松动 |
偶尔漏检 | 响应速度不够或振动太大 | 先加固支架,还漏检就换更高速度的型号 |
浙江某通用机械厂的 63 吨冲床,以前用便宜光栅,三天两头误报警,操作员烦得直接把光栅电源拔了,结果一年出了 2 次轻伤事故。2024 年找我们改造:
1.换 15mm 间距 Type 4 级光栅,带防震支架,能抗冲床的高频振动;
2.设置双手互锁 + 0.3 秒延时复位,避免送料时手套边缘轻微遮挡就停机;
3.每周安排 10 分钟清洁保养,操作员培训后都知道怎么维护了。
改造后整整一年,冲床没出过一次事故,而且因为误报警减少,每月多生产了 3000 件产品,老板直夸 “这钱花得值”。
选冲床安全光栅,别只看价格,光轴间距 15mm、Type 4 认证、5ms 响应速度,这三个硬指标缺一不可。安装时多花半小时校准,维护时多擦一次透镜,这些细节才是安全的保障。